English     CAST內部郵箱入口    

外媒中國為空間領導權而競爭

時間:2016年10月26日 信息來源:不詳 點擊:14693 字體:

在2020年結束前,人類將踏上前所未有之地:月球背面。月球背面—永遠背離我們的一面—長久以來是個謎團。從未有人造飛船登陸過那片土地。此次任務將成為工程史上的一個奇跡。該任務動用了一個重達百噸的火箭(可以飛行約摸250000英里)、一個機器人著陸器,和一輛配備有傳感器、攝像機、紅外光譜儀的無人月球車,用以發掘該土地下埋葬了數十億年的奧秘。此行還有可能探測到月球的氦-3貯存量,—一種在核聚變有應用前景的原料。而中國,將在該歷史性旅程中插上自己的國旗。

17931977_980x1200_0.png

2016年10月23日早上,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上搭載的一顆小衛星在太空中成功釋放,并且對天宮二號和神州十一號組合體進行了第一次拍照。(圖片來自@央視新聞)

經過多年的投資和戰略部署,中國正闊步邁向太空超級大國—甚至該領域的主導。嫦娥四號探月任務即為其中一個典型例子,中國的雄心壯志是,將太空轉變為重要的軍事民用領域。如今,衛星不僅引導著中國的飛船、導彈、無人機,同時還監視著農作物產量和境外軍事基地。愈增的中國火箭和宇航員任務是巨大的民族自豪的源泉。

“中國視空間能力為國際領導地位的象征,”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太空政策研究所的創辦人John Logsdon說道,“在這個領域內,中國可以獲得成為超級大國的合理性?!?/p>

中國的太空預算估計相對于NASA而言,仍顯遜色,NASA僅今年一年就投入了193億美元。不過中國已經充分利用了經費。過去的一年里,它成功完成了19項升空作業—僅次于俄羅斯的26次記錄,險勝美國的18次。往后數十年內,我們將會看到層出不窮的來自中國的太空任務,足以匹及,甚至超越NASA過去的成就,這些項目包括2030年代初期的量子通信衛星和一個載人登月任務。

登月,所贏得的不僅僅是一張排他的雙人俱樂部的額外準入證。它改寫了太空的價值所在—軍事、經濟,以及政治—在21世紀。眾多關于重載火箭、載人空間站、還有一個全球最大的成像導航衛星網絡的計劃已經出臺。與此同時,美國—尤其是載人航天—發展得很慢?!拔也粨闹袊蝗痪蛷奈覀兒蟊撤^去,”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主任James Lewis說道,他是華盛頓智庫中的一員,“我只怕我們不夠警覺,然后突然醒悟過來,對手在太空占據了更為有力的地位?!?/p>

由于處在美國主要的市場下,中國依賴許多美國航空航天公司,與(中國)國家航天局(CNSA)的合作,共同致力于維持其軍事發展。中國的企業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,中國航天科工集團,以及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(2016年10月19日成立)。

諷刺的是,追溯這些互動至中國火箭的早期歲月,我們看到了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。中國火箭之父錢學森,在1935年就讀于MIT,參與過曼哈頓項目,之后成為了加州理工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共同創始人之一。然而在麥卡錫主義時代,他被指控為共產黨同謀,被軟禁了整整五年,最終,1955年他回到了中國。在故土,他收到了英雄般的歡迎。之后,中國的彈道導彈和空間火箭項目在錢老的指導下得以發展。事實上,長征系列火箭的發射技術仍舊依賴于當時的發射系統。

從80年代起,中國制造了一批復雜的智能通信衛星,并向其他國家提供了廉價的衛星發射服務。從“太空人”項目(taikonaut是一個新造詞語,將普通話詞語里“太空”的發音和希臘語里表示“水手”的尾綴結合創造的)開始,載人太空艙和太空飛船也被建造出來了。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,將宇航員楊利偉帶入太空中停留21個小時,在此標志性事件后,中國的航天事業勢如長虹:“多人飛天”任務、空間漫步,以及2011年“天宮一號”(一個雙人空間站)的發射。明年年初,中國計劃發射其第一代貨運飛船“天舟一號”,這個名字的含義是“天上的船”。該飛船將為各項科研實驗運輸補給品,并停駐在一個已有的中國太空實驗室。

如果有任何人酸溜溜地說,這不過是中國在重復先驅(美國和前蘇聯)幾十年前的事業,這種言論在中國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(QUESS)被碾壓的粉碎—當你讀到這一段時,它很有可能就在你頭頂飛著呢。由于缺少在空間尺度的量子實驗,中國的在軌衛星和地面控制站之間傳輸光束量子加密信息成了“第一個吃螃蟹的”。將信息編碼入量子態粒子,如光子,任何在信息傳輸過程中試圖攔截或篡改的行為都得以嚴加攔防,無論對于信息傳輸者還是接收者,這種安全級別在理論上是牢不可破的。

在如今這樣的電子監控全球化時代下,量子通信網絡卻可以回避哪怕最好的網絡情報窺探,使中國軍方和情報中心可以在交換信息時,將潛在的對手和間諜們蒙在鼓中。只要中國是唯一一個可以在我們的大氣層中使用量子通信的國家,它就可以享受科技和戰略安全的優勢,同時還有對經濟安全的大力推動: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研究員稱,長期目標是保護金融通信。

可以預見到,由于持續增長的太空實力,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地緣政治摩擦將逐漸升級。盡管兩個國家有著深層次的貿易往來,但雙方始終視對方為心腹大患。事實上,中國的太空項目被美國安全報告反復提及,語氣中的不安感逐漸加深。正如美國和前蘇聯在60年代和70年代所領會,展示在太空的實力,往往可以轉變為同等影響力的地面實力。登陸月球給軍方帶來的好處可以忽略不計,但是對地緣政治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?!爸袊鴷s在我們返回月球之前踏足,他們會派遣自己的人員行走在另一個星球,我們卻不?!盠ewis說,“盡管現在美國還被視為太空領域的領袖,但是我們有點在啃老本了。等到全世界忽然醒悟過來,中國才是老大的時候,會怎么樣呢?”

這意味著,中國的上天能力將重組太空項目的合作關系。伴隨著近期里程碑式的成果宣傳和落實到具體實施的方案計劃(這點正和火星之旅的含糊其辭形成對比),(中國)國家航天局(CNSA)“向其他國家發出橄欖枝,建立關于共同探索太空的友好合作關系,”來自德國哥廷根大學的訪問學者Alanna Krolikowski說道,她是研究中國技術政策的專家。

“中國會趕在我們返回月球之前踏足;他們會派遣自己的人員行走在另一個星球,我們卻不?!?/p>

中國還拉攏一些不是總愿意服從美國意愿的國家,玩起了地緣政治。它一直在向這些國家提供廉價便捷的太空服務,幫助委內瑞拉、老撾、尼日利亞、白俄羅斯發射衛星。巴基斯坦使用著中國的軍事級衛星導航系統,這表明中國還將允許其使用空間衍生情報,作為未來聯盟的建立基礎。

如果中國繼續前行,它將按計劃于今年下半年發射“天宮二號”空間實驗室(已經發射),宇航員們將停泊在那里,為在軌道上建立一個永久駐留前哨進行關鍵技術測試。該前哨的第一模塊—天宮三號—則是中國迄今最高級別項目。它計劃于2022年發射升空,這又是一個中國太空研究的劃時代之舉。天宮三號將承載三位宇航員和一系列科研實驗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國已經向其他國家揮舞歡迎的大旗,給他國宇航員及空間實驗登艙提供機會。

因為國會已經禁止NASA與CNSA有任何空間合作,這些合作中將不太可能看到美國的身影。但是美國現在的許多合作伙伴很有可能參與其中。畢竟,如果美國和國際合作者如果按計劃于2024年關閉即將到期的國際空間站,中國就會是唯一一個還在天上的國家。

來自冷戰的經驗,空間活動很有可能創造和平,而不是減少。中國的軍用民用逐漸依賴于太空,使其越來越像另一個美國,空間活動的危險本質激勵了二者包括其他有活動的國家,至少保持一個不穩定的合作?;谌蛘幱诙家蕾囉诳臻g通信和導航的數字時代,中美不得不為了給日益擁擠的太空時代寫下新的規則而合作。畢竟,太陽系是全人類所共有的。至少目前是這個說法。

長征7號運載火箭

9bea7dba13f74a67bcbae75d70c20b4a_th.jpg

2016年6月,中國發射了長征7號,該火箭系列的最新版本。它的運作模式是:

(1)貨艙將衛星等補給帶入軌道。

(2)第二階段持有液氧和煤油。

(3)四個發動機消耗了71.7噸推進燃料。

(4)助推器分離通過煙火分離。

(5)全部起飛推力達到7080千牛。




關于本院 | 聯系我們 | 招聘信息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航天城 網站建設: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
Copyright © 2000-2020 www.thietkewebsitedep.t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
京ICP備20011260號-1
动漫美女自慰高潮流淫水